|
高血压是导致心梗、脑梗、肾衰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据统计:
天下每年有 200 万人死于与高血压有关的疾病;
6 成以上的冠心病人;
8 成以上脑梗病人;
9 成脑出血病人都有高血压史。
可以说,高血压是人类康健最主要的“杀手”。我们每个人身边险些都有一些高血压亲朋,可高血压知晓率却仅为42.6%。
以是,准确熟悉高血压并严格的控制血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动脉紧缩压和(或)舒张压的连续升高。
简单来说,血管由于各种原因出现血管壁增厚、管径缩小、官腔局促、弹性低落等,导致血液在流畅时遇到了更大的阻力,血流减缓,正常的压力无法让血液顺遂通过血管。
心脏为了把血液送达身段各部位,就要使出更大的力,血压也就上升了。也就是说:血压升高,在肯定水平上是为了让各构造获取富足的血液。
怎样定义“高血压”?
如今我国采取国际上同一尺度,假如连续三次非同日血压水平紧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的患者,根据血压升高的水平,分为 3 个品级:
轻度(1 级高血压)紧缩压 140~159 mmHg 或者舒张压 90~99 mmHg;
中度(2 级高血压)紧缩压 160~179 mmHg 或者舒张压 100~110 mmHg;
重度(3 级高血压)紧缩压凌驾 180 mmHg 或者舒张压凌驾 110 mmHg。
假如紧缩压和舒张压位于差别的品级内,要以较高的品级为尺度。
常见的9大“降压误区”
控制血压,不但仅是为了血压数值达标,最主要的目标是为了防备淘汰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低落殒命风险。但现实中不少人都存在以下9种降压误区。
1. 没有感觉,就没有题目
血压升高后会感觉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等。但有些人却没什么感觉,这如同温水煮田鸡,渐渐的升高反而不惆怅了。
没有感觉未便是没有危害,要知道血压每升高20 mmHg,殒命风险就会翻一番。
以是,血压升高,无论有没有感觉都应该用药。
2. 开始不能用好药
治疗感染不能首选高级别的抗菌素,由于一旦耐药,便无药可用。这是由于细菌有对抗药物的本事。
降压药作用的对象不是细菌,而是受体,不会出现类似抗菌素耐药的情况。
所谓的好药,不光降压结果好,副作用小,而且对心、脑、肾等器官的有掩护作用。
以是选择降压药,哪个好,就选哪个,而且开始就用好药。
3. 血压高吃药,血压正常就停药
用药后血压正常,是药物的作用的结果,是药物控制下的均衡,停药后均衡被突破,血压会重新升高。
高了用药,正常就停药。这种按需用药的模式会导致血压总是处于颠簸之中,而心梗、脑梗等并发症都是在血压颠簸时发生的。
4. 发现血压升高,要快速降到正常
血压是徐徐升高的,降压也要徐徐降落。
除了高血压危象等告急情况外,不发起快速大幅度降压,否则会引起脑灌注不敷等意外情况。
对高血压急症,24~48小时内把血压迟钝降至160/100mmHg即可,一样平常不必要静脉用药。
临床普遍利专心痛定(硝苯地平)舌下含服告急降压,如今以为是不符合的。除降压过快外,还可引起交感神经高兴而诱发心脑血管病。
5. 降压药隔几年就要更换
假如准确的选择了降压药,血压控制的很好,而且没有出现副作用,应该继续用下去,不发起定期换药。
除非新品种上市,而新药在疗效和副作用方面都有很大的上风,可以思量换药。
6. 降压药有副作用
任何药都有副作用,包罗降压药。
但FDA允许的原研药(入口药)相对很安全。假如按分析用药,副作用会很轻微。
不要因噎废食,和高血压的危害相比,降压药的副作用微乎其微。
7. 降压药伤肾
这种说法由来已久而且非常顽固,这里的“肾脏”也暗含男性性功能之意。
坦类,普利类,地平类降压药通过降压有保肾的作用,尤其是前两类药物更是慢性肾脏病的首选用药,并有改善性功能的作用。
高血压导致的动脉硬化是男性勃起停滞的主要原因,降压、治疗动脉硬化也是治疗男性性功能停滞的主要措施。 总之,伤肾的是高血压,而不是降压药。
8. 血压<140/90mmHg才正常
一样平常而言,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目标值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