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tag.
1 台消毒机器人、2 台试剂配送机器人、1 套人脸识别访客机器人管理系统……解放日报 · 上观新闻记者今天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获悉,该院 20 层、近 4 万平方米的科研综合楼正式在东院竣工投入使用。同时,国内首个 5G+ 智能机器人管理系统让该科研平台真正成为 " 智慧楼 "。
仁济医院保障处处长金广予介绍,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等多个科研平台未来都将在该科研楼整合," 生物样本库、GMP 实验室、标准实验室、仁济医院与肿瘤研究所共享的公共实验平台等也均将进驻。"为此,该大楼在一楼配置了人脸识别访客管理系统以及导引机器人,人脸识别技术结合 " 钛米导引机器人 ",通过全局路径规划与局部路径规划相结合,实现了机器人在复杂医院、科研楼环境下的精确自主导航,可为来访者提供楼宇导航、科研楼访客引导、院内信息传达、医疗知识宣传等服务。
更吸引人眼球的是消毒机器人," 它以机器人为载体,集成了紫外线消毒、超干雾过氧化氢消毒、空气过滤 3 种消毒灭菌方式于一体,拥有自主导航技术且能自主移动。" 解放日报 · 上观新闻记者在走廊上看到,机器人的顶端会根据不同的消毒灭菌方式发出红色、蓝色等不同光线,智能化的操作界面也简单易操作。" 在医疗机构内,全程自动化的操作可真正实现人机分离,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金广予解释,机器人还可以根据空间面积自动计算消毒时间,自动围绕消毒目标 360 度无死角消毒,将消毒过程量化管理,因此尤其适合科研楼宇或有毒有害场所的消毒。
此外,试剂配送机器人则主要用于检验、血液标本配送及试剂自动配送管理。根据标准化流程、指纹识别、全程可追溯、多点配送等要求配备的机器人,可以满足科研楼试剂库房与实验室配送需求,解决库房繁重的配送任务。" 我们希望通过 2 台试剂配送机器人,大大节约相关人员时间、优化配送路径,从而真正提高科研人员的工作效率。"
仁济医院副院长虞涛表示,随着 AI、芯片技术的不断发展,仁济医院近年来已陆续投入使用手术室运送机器人、静脉配置机器人、核医学病房服务机器人等与东院日间手术病房人工智能随访助手,促进医院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医疗成本,改善患者就医体验,降低医护人员职业伤害。" 我们希望随着 5G 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普及,钛米机器人技术与医疗业务将更加深度融合,不断助力智慧化医院的建设和发展。"
栏目主编:顾泳 本文作者:黄杨子 袁蕙芸 文字编辑:顾泳 图片编辑:邵竞
本文图片:仁济医院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