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孩子!",40 岁的黄先生(化名)站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新生儿监护室里,看到红外线辐射床上甜甜睡着的粉嘟嘟的儿子,喜悦又激动。
而 10 个小时前,他还在做最坏的打算:如果这个孩子保不住 ……
黄先生不知道,他这样想的时候,妻子所在的手术室内气氛正紧张到让人窒息,产科医生使劲在喊:加油!我们可以的!加油!

高龄产妇,好不容易有了孩子
黄先生的妻子 38 岁,属于高龄孕妇。两人结婚多年,一直没有要孩子。原因是黄先生的妻子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小两口当初打算等妻子的病情稳定一些再做打算。
随着年龄的增长,黄先生和妻子开始考虑要孩子的事情," 毕竟年纪再大,就不大合适了,而且我们也去咨询过医生,说我老婆的情况,也不是不能怀孕。"
3 年前,黄先生的妻子怀孕成功,两人万分惊喜,遗憾的是,孕 6 个月流产了。
黄先生的妻子难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夫妻俩一度产生了怀疑:是不是很难有自己的孩子了。
所以黄先生的妻子今年再次怀孕时,一家人特别小心,又特别的期待。
" 孕妇转诊来时,是 34 周,有系统性红斑狼疮、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胎位是臀位。" 杨医生说。
黄先生的妻子是 11 月 19 日中午转诊到邵逸夫医院产科的。
" 我妻子怀孕后出现高血压和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一直在我们当地医院做检查,当天去医院时,有些不舒服,医生建议我们转诊。"
黄先生不敢耽搁,马上为妻子办理转诊手续,收拾后住院用的物品,将妻子送到了邵逸夫医院。
" 我们是想着送到大医院来,保胎待产,想着距离生产还有点时间的嘛。" 把妻子安置好,留下岳母在医院陪护,王先生回家去处理些事情," 那个时候,我还是挺放心的,就是安心等着她生就是了。"

男医生跳到床上,用手上推胎儿先露
意外突如其来。
11 月 19 日晚上 11 点多,黄先生接到岳母的电话:妻子情况不好,被紧急推进手术室了。
" 我头轰一下子,有点懵,来不及做其他反应,赶紧开车往杭州赶。"
黄先生在路上的时候,产科病房里已经是惊心动魄。
当天晚上 11 点左右,杨医生刚刚结束上一台手术,本来要休息一下的她,和同事决定去病房看看。
" 她(黄先生的妻子)本来就是危重产妇,住进来后,我们就比较关注。" 杨医生站在孕妇床边,刚刚伸手要去检查," 她的羊水哗啦就流出来了,小孩子的脐带也滑了出来。"
" 脐带脱垂了!" 杨医生的心里 " 咯噔 " 一下," 赶快送手术室!"
当时病房附近有三四位医护人员,大家飞奔起来,推着孕妇的床就往手术室跑。
" 我们一个男医生跳到床上,用手上推胎儿先露,防止脐带受压。" 杨医生手上拿了两个手机,边跑边打电话," 通知手术室、麻醉医生、新生儿监护室医生 ……"
新生儿监护室医生郭育屏就是这个时候接到了电话。" 我值班,说有紧急情况,要赶快到 4 楼手术室,我拎着抢救箱就从 8 楼冲下来了。"
妇产科副主任杨建华也火速从家中赶到医院。
这是一场全麻剖宫产手术。
郭育屏赶到手术室时,手术的准备工作已经开始:产科医生和麻醉医生、新生儿监护室医生、助产士、护士等都已就位,那位男医生一直保持着上推先露的姿势,往手术床上铺垫子时,他直接被包了进去 ……
" 里面的气氛真的超级紧张,当时,因宫缩紧,先露低,胎儿娩出困难。我站在旁边,等孩子出来,看小孩子一点点出来,心都提到了嗓子处。想着快了快了,坚持住。"
产科医生说手一直在抖
再回忆起那一刻,杨翠玉医生心有余悸地说," 是有点怕的,一个重度窒息的小孩子抱在手里,你说怕不怕?"
但在手术室时,杨翠玉医生的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孩子要活着出来," 其他什么都来不及想。"
手术室里的气氛越来越紧绷,郭育屏觉得周围变得异常安静,就在这个时候,杨翠玉突然大声喊:" 加油!我们可以的!加油!"
" 手术室里每个人都在加油,但是突然有人把这句话说出来,觉得要特别有力量。" 郭育屏说。
" 我是不由自主喊出来的,想给团队成员加油,其实也想喊给宝宝听,让他自己也加油。" 杨翠玉医生有些感叹。
几分钟后,孩子被取出。早已做好准备的郭育屏赶快上前去给孩子做复苏。清理呼吸道、气管插管通气一气呵成。很快,孩子的表现有了好转,心率逐渐恢复正常,肤色转红润 ……
" 我复苏完,告诉他们孩子活着,上推先露的男医生说手一直在发抖。助产士准备敲足底印泥,指着左脚问我:告诉我这是哪只脚,我好紧张,现在只有你是清醒的。"
郭育屏形容自己当时的感觉:又想哭又想笑。

孩子爸爸本来做了最坏的打算
" 我当时已经做了最坏打算,如果孩子保不住就算了,只要我老婆能安安稳稳。" 黄先生有些后怕," 如果不是转到邵逸夫医院,当天晚上,我老婆孩子都不知道会出什么意外。这么惊险的事情,我只在电视里看过,怎么也想不到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黄先生身上带了一个小纸片,上面密密麻麻写了一排名字," 这些都是医生护士的名字,我怕记不住,就把他们的名字都记下来。"
这个 4 斤多重的男宝宝随后出生后,很快被送进新生儿监护室。上呼吸机、开通静脉通路、扩容、反复评估 …… 在新生儿监护室里,郭育屏和同事们忙了一夜。11 月 20 日,凌晨两点多,做完手术的杨医生特意去看了看孩子的情况。
" 状态还可以很不错,比我们预想得好很多。" 早上 8 点,交接班时,杨医生又去看了一次," 那个时候,宝宝呼吸机已经撤离,在红外线辐射床上睡着了,小脸已经红扑扑的。"
" 如果孩子出了问题,可能会毁掉一个家。一个孩子背后也是一个家庭。对医生来说,肯定是拼全力救活孩子。" 杨翠玉医生说。
郭育屏感叹," 都说医生见惯生死,但那一刻,如果看到孩子出事,心里还是会非常非常难过。所以,成功救活后,会格外开心和有成就感。"
" 小宝宝能幸运的活下来,依靠的是产科、新生儿监护室等所有医护人员的团队协作和规范的流程。首先,及时发现了产妇脐带脱垂,马上手术,更为重要的是新生儿监护室医生临危不乱,抢救治疗到位,最后一道关守住,前面所有人的努力都没有白费。" 新生儿监护室姜舟主任说。
" 小朋友,恭喜你活下来了。也许你不会记得我们,但是很开心能成为照进你生命里的一束光,欢迎来到这个世界。" 这是郭玉屏为这位他们努力救治回来的小宝宝写下的一段话。

邵逸夫医院产科主任梁峰冰说,脐带脱垂是脐带先一步脱出于胎儿的下方,属于分娩期的急症和严重并发症,对胎儿危险极大。脐带一旦受到压迫被阻断,胎儿在几分钟内就可能因缺氧缺血而死亡。对于孕妇和胎儿来说,脐带脱垂的抢救必须争分夺秒。邵逸夫医院产科是浙江省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产前诊断中心之一,每年接收大量来自省内外的急危重症孕产妇。上周,邵逸夫医院产科和新生儿监护室也成功救治了一位脐带脱垂的孕妇,孩子和妈妈都已平安出院。
" 胎头高浮、臀位、横位、羊水过多、胎膜早破等都是脐带脱垂的高危因素,如果广大孕妇发现有类似情况,要尽早做好防范措施,定期检查,以免发生意外。很多时候,发生在家里的脐带脱垂,往往会失去最佳救治时间,导致胎儿死亡。" 梁峰冰主任提醒。
(编辑 李蔚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