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6月20日讯(记者黎先才 通讯员程莞茹 郑茜 李真满)“这种‘空中造楼机’由中建三局首创,可缩短20%的施工工期,达到4天一个结构层的施工速度,还可不断刷新城市天际线,建造千米级大楼,让工人在空中如履平地。”昨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湖北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工作人员向中外媒体嘉宾详细介绍。

由中建三局研发的造楼机等科技成果模型亮相成就展
此次新闻发布会聚焦“长江经济带建设与湖北高质量发展”。由中建三局自主研发、全球首创、运用在华中第一高楼——武汉绿地中心的“空中造楼机”,作为湖北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成果代表,在发布会现场的湖北发展成就展上亮相。
武汉绿地中心的“空中造楼机”,全称为自带塔机微凸支点智能顶升模架系统,它主要由钢框架系统、支撑与顶升系统、模板系统、挂架系统及附属设施系统及一台ZSL380动臂塔吊组成,类似一个“钢罩”布置在核心筒上部,支撑在核心筒外围墙体上。造楼机重约2000吨,支撑与顶升系统支撑在核心筒剪力墙上,共设置12个支撑点,由6个350吨和6个300吨油缸组成,最大总顶升力约4000吨,实现了施工电梯直达平台,卸料平台、混凝土布料机、临建设施、物料堆场等与模架的融合。
该造楼机曾亮相外交部湖北全球推介会,获誉“以高效节能的绝对优势领跑全球”,被称之为云端上的“大国重器”。
据了解,中建三局自2009年起开始研发“空中造楼机”,10年内经历“四代”的发展,“空中造楼机”已成熟运用于武汉中心、北京“中国尊”、武汉绿地中心、沈阳宝能环球金融中心等10余座国内超300米的建筑。此外,中建三局还相继研发出全国首个“空中造塔机”——“整体式自适应桥塔智能顶升桥塔平台”,全国首台“地下造隧机”——超深超长双 S 曲线泥水平衡岩石顶管机,为“中国智造”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