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 2002 年起,上海市政府每年举办 1 至 2 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颁证仪式,由市领导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颁证,至今共已举办了 30 期。
25 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 11 家研发中心获得颁证
此次获颁证书的共有 25 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 11 家研发中心,共 35 家企业(上海西川密封件有限公司被同时认定为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
从投资方的行业看:投资方来自制造业的 24 家,约占 70%。其中有 7 家投资方从事的是上海三大新兴战略性产业 , 包括 4 家生物医药企业、3 家半导体(信息科技)企业;有 3 家分别来自于光通信、机床、电气等高端制造行业;有 8 家来自汽车及零部件、化工、建材等行业;有 6 家来自于食品、鞋业、卫浴等轻工行业。投资方来自服务业的 11 家,约占 30%,有 4 家投资方来自航运物流行业;信息技术、商贸领域各 2 家;投资方为金融、餐饮、工业设计领域的企业各 1 家。
从投资方的能级看:有 14 家投资方为财富世界 500 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如:财富 500 强企业 3 家,分别为日本伊藤忠株式会社、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和中国台湾广达电脑;行业龙头企业有:全球最大的外币兑换公司通济隆、全球最大的化学品生产和分销企业之一的昂高化工、世界上最大的软冰淇淋设备、奶浆、蛋筒综合供应商日世、全球最大的乳制品集团之一的恒天然、全球前五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李尔公司、世界排名前五的挪威船级社和意大利船级社、世界知名乳制品企业明治、全球知名人工智能计算公司英伟达、世界焊接行业领先企业的林肯电气、世界排名前三的摄像头芯片提供商豪威半导体、国际顶级光学薄膜镀膜设备制造商光驰等。
从总部和研发中心能级看:25 家地区总部中,高能级总部占了一半以上,其中 4 家为亚太区总部、4 家为亚洲区总部、5 家为大中华区总部。11 家研发中心中,有 3 家为全球研发中心、1 家为亚太研发中心。
从区域分布看:浦东 8 家,长宁 7 家,黄浦 6 家,闵行 4 家,静安、松江各 3 家,杨浦、宝山各 2 家。
上海累计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710 家(其中亚太区总部 114 家),研发中心 453 家
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是上海利用外资的特色工作和亮点。截至 2019 年 10 月底,累计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710 家(其中亚太区总部 114 家),研发中心 453 家,上海始终是内地吸引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最多的城市。落户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功能不断拓展,能级不断提升,经济社会贡献不断加大。根据 2018 年外商投资企业年报数据,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以不足全市外资企业 2% 的企业数,贡献了 10% 的营业收入、17% 的利润总额、12% 的纳税总额和超过 6% 的从业人数。
今年 1 至 10 月,上海共新设外资项目 5670 个,同比增长 34.3%,合同外资 420.98 亿美元,同比增长 15.5%,实到外资 161.8 亿美元,同比增长 11.9%。上海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40 家(其中亚太区总部 26 家)、研发中心 12 家。截至 2019 年 10 月底,累计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710 家,其中亚太区总部 114 家,研发中心 453 家。
2002 年,上海出台全国首个吸引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的政策。2019 年 7 月,市政府相继发布了《关于本市促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发展的若干意见》(沪府规〔2019〕30 号)、《关于印发修订后的的通知》(沪府规〔2019〕30 号)两份文件,连同 2018 年市商务委、市财政局制定出台的《上海市鼓励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发展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构成了上海鼓励和支持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发展的政策体系。
栏目主编:吴卫群 本文作者:吴卫群 文字编辑:吴卫群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徐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