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配景下,位于长三角腹地、与上海通勤时间半小时不到的苏州市相城区,正通过主动对接上海,尽力融入长三角,显现出一个新兴城区的继承与作为。
6月21日,相城区在上海举行“沪融互通,相融相成”2019虹桥-相城产业联动创新推介会,深化与上海虹桥商务区的战略协同,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当天,国家有关部委、上海市、江苏省、长三角地域互助办公室、虹桥商务区、苏州市和相城区有关向导;外洋驻华机构、相关着名企业、银行、高校、科研院所的负责人等1300多位高朋集聚一堂,共谋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大计,共拓经济发展新空间。现场共签约51个项目,总投资额达237.75亿元。
发挥枢纽上风全面接轨上海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推介会上,相城区委书记顾海东从发展战略化、融入一体化、推进国际化、环境最优化四个方面,全方位推介了相城。
位于相城的高铁苏州北站,是与上海虹桥枢纽时空隔断近来的地市级高铁站。将来苏州北站将成为京沪高铁与通苏嘉甬高铁、如苏湖城际与苏锡常城际交汇的“双十字枢纽”,苏州北站也将由京沪高铁节点升级为长三角地域告急的交通枢纽。
发挥枢纽上风,相城正以建立国家级高铁枢纽和长三角核心地域城际铁路网枢纽为定位,以高铁苏州北站为中心打造沪苏一体化复合枢纽。在相城的构想中,苏州北站将与虹桥枢纽开展深度战略互助,将虹桥的枢纽功能“覆盖”至苏州北站,由苏州北站负担起部分上海客运中心功能,资助虹桥缓解空间资源束缚,打造分工明白、构造高效、资源集约的沪苏高铁一体化发展格局。
为更好地服务虹桥枢纽客流疏解功能,充分发挥长三角地域铁路网团体服从,相城正高尺度推动高铁苏州北站扩容改造,按照最高日流量100万人次,重新规划建立高铁苏州北站,新站规划总面积85万平方米。
“以交通网与互联网融合为代表互联互通底子办法是突破传统地理疆界的战略办法,是夺取资源赢得竞争力的告急利器。”国家发改委都会中心总工程师,国土产业交通规划院院长张国华在“长三角一体化之路:从园区到相城”的主题演讲中表现。
在打造交通枢纽融通共同体的底子上,相城积极抢抓机会,从产业平台、科技研发、社会资源等方面全面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尽力打造“苏州市域新中心”和“产城融合样板区、长三角一体化创新发展先导区”。
“一园”启用“六中心”揭牌打造协同创新发展前沿窗口
风从海上来,潮涌长三角。为加速融入长三角地域一体化发展,苏州相城围绕数字经济范畴,着力在上海虹桥商务区内打造一个产业高度协同、资源高度整合、创新要素高度集聚、地域互助高效共赢的上海虹桥苏州(相城)数字经济创新产业园,通过相城区国有公司的市场化运作,高尺度打造创新发展生态。
推介会上,上海虹桥苏州(相城)数字经济创新产业园正式公布启用。该产业园包罗展览展示、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基金发展和人才交换等“五大中心”,既可展示相城自身特色,也具备“双向对接窗口”功能,将成为厚植相城开放上风的“桥头堡”,共议地域协同发展的策源地。
别的,长三角苏州(虹桥)创客育成中心、长三角苏州(虹桥)文化产业创新中心、长三角苏州(虹桥)离岸创新中心揭牌仪式,长三角会商旅文体树模区联动平台·苏州(相城)中心、长三角国际人才服务中心·苏州(相城)中心、长三角虹桥·苏州(相城)产业创新联动中心授牌仪式也在运动上分别举行。这些平台载体在上海虹桥苏州(相城)数字经济创新产业园启用后,相城将更加主动承接上海产业、资源、技能等各类资源辐射,在交通、会展、商务功能上与虹桥形成上风互补,打造“虹桥-相城产业联动创新共同体”。
国家发改委地域经济司副司长安利民表现,去年以来上海虹桥和苏州相城积极融入长三角地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增强跨地域互助,充分发挥各自的上风,加速规划的衔接,统筹结构生产、生存、生态的空间,不停探索创建、建立协同发展的新机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名贵的履历和有益的启示。
作者:本报记者 王星 通讯员 王莉莉
编辑:王星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6704960607415697933/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