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成都 11 月 6 日电(记者董小红)全网最低价比原价还贵、集赞优惠竟是骗局 …… 一年一度的 " 双十一 " 促销盛会如约将至,各大电商平台强势宣传 " 烧脑 " 促销规则,琳琅满目的商品都被贴上优惠折扣的标签。然而," 低价风暴 " 背后,有哪些套路?隐藏哪些陷阱?
" 低价风暴 " 有猫腻:虚构原价、捆绑销售、集赞骗局
四川消费者杨女士在某购物平台网店 " 原创设计服装店 " 关注了一件标价为 559 元的连衣裙多日,准备网店搞优惠活动时再买。" 双十一 " 之前,网店宣传全场包邮、满 500 减 20 元,杨女士当机立断下单付款 539 元购买了心仪的连衣裙。
三天后,杨女士又上该网店选购外套,却发现之前下单购买的连衣裙标价只要 335 元,居然又大幅度降了 204 元!杨女士要求网店退还差价,网店却拒绝退钱 ……
" 双十一 " 前夕,类似虚构原价现象屡见不鲜,捆绑销售也是常见套路。
最近,市民胡女士在某网络平台购买了一张火车票,票价为 65 元。但要额外收取两张优惠券费用共 30 元,网站显示,优惠券可享受 7*24 小时预订服务、客服服务、快速退改签服务、短信提醒服务等,并且不能取消,胡女士支付了 30 元优惠券费用,但事后发现,这些优惠服务根本是 " 纸上谈兵 ",没有一项能实现,但钱又退不了。
" 不仅没买到便宜,反而还白交了钱。" 胡女士后悔地说。
微信集赞低价购物骗局也是 " 双十一 " 来临前朋友圈的刷屏套路。
" 只要将活动内容分享到朋友圈,并累计点赞 28 个,就可以低价领取生蚝 " ——家住四川泸州的易女士被这句广告词吸引,急忙在朋友圈吆喝求点赞,在活动期间完成集赞数量后,支付了 49.6 元购买了 10 斤生蚝。但在约定提货时间去领取生蚝时,商家却说活动太火爆,生蚝已领完了 ……
" 觉得太坑了,这不是骗人吗!" 易女士说,打开朋友圈,现在还有好多不明真相的朋友在集赞低价买东西 ……
商家套路深:虚假宣传、先涨后降、" 钓鱼 " 陷阱
记者了解到,随着 " 双十一 " 来临,商家的套路主要表现在虚假宣传、先涨后降、" 钓鱼 " 陷阱等方面。
——虚假宣传误导。四川省律协消费者权益保护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单静说,一些不良商家为了在 " 双十一 " 期间刷销量,会用一些虚假词汇来做宣传,趁机误导消费者,比如," 产量一直领先 "" 全网最低价 " 等,背后大多是虚构的事实和隐藏的真相。
北京安博(成都)律师事务所律师韦海军说,虽然法律有欺诈增加三倍赔偿的规定,但不少商品销售者存侥幸心理,认为不被抓到就不会被罚款,因此,虚假宣传反而成为一种常见的商家销售套路。
——利用信息不对称先涨价后打折。" 一些商家通过这种方式诱骗消费者消费,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律师廖华说。
" 我看准要买一款婴儿车,上个月原价还是 1300 元,最近几天突然变成了 2400 元,还写着‘双十一’将大降价 500 元,实际上比原价贵多了 ……" 市民杨先生说。
—— " 钓鱼式 " 低价陷阱。记者了解到,在一些网上购物平台、微信平台上,类似通过免费集赞、免费转发、免费试用等噱头来诱导消费者下单,有的故意不事先写明押金定金是否退还,有的将 " 参加该活动一律不能退款 " 等条款模糊处理写在活动页面最后,造成消费者钱物两失的情况不在少数。
四川博绅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凊说,消费者参与了这些 " 钓鱼式 " 低价购物活动,后期商家就会以 " 货物发完了 "" 订单未使用 " 等借口,拒绝退还收取的押金,或者告知退款要收取高额手续费,甚至实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与宣传不符,来坑骗消费者。有的微信集赞还需要提供身份信息和社交账号,很可能导致个人信息被盗。
记者了解到,很多商家在促销、抽奖等活动中,为了诱使不特定消费者参与宣传活动,没有在宣传中对参与活动资格、参与活动人数或产品服务数量等进行限制,在消费者满足活动条件后,又以不符合参与活动资格、参与活动人数或产品服务数量有限制等不予兑现承诺。
消费者擦亮眼学会较真 行业强化自律和社会共治
廖华说,从消费观念上,消费者一定要学会较真,要敢于依靠相关组织,依靠专业人士,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单静等专家认为,在遭遇 " 钓鱼式 " 购物陷阱时,若商家以不正当理由拒绝兑现,消费者可以向当地市场监督部门投诉商家的虚假销售行为;也可向当地保护消费者权益组织请求调解;还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记者了解到,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费用的三倍。
北京盈科(成都)律师事务所律师高涛说," 双十一 " 来临,网络平台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时有发生。建议广大消费者尽量选择正规大型的网购平台,下单前仔细阅读相关条款,了解所购商品或服务的使用规则和限制性条款。注意保留证据,如下单付款凭证、商品宣传信息及聊天截图等,以便发生纠纷及时有效维权。
相关专家也指出,针对 " 双十一 " 种种购物陷阱,还需要加强监管和社会共治。不断完善网络监管服务平台,升级网络监管服务,加大打击力度和手段;同时,探索建立多省份执法监管协作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多省份的日常沟通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跨区域网络市场突出问题。
(编辑 苏湘洋)
来源网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5dc2adfa32ce40ed0000004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