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于 2019 年 1 月 1 日正式启动,经过推荐、通信评审、公示、会议评审以及全体院士终选投票等程序,2019 年共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 64 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 11 人,化学部 10 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10 人,地学部 11 人,信息技术科学部 7 人,技术科学部 15 人。新当选院士中,女性 6 名;平均年龄 55.7 岁,最小年龄 42 岁,最大年龄 67 岁,60 岁(含)以下的占 87.5%。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精神和要求,中国科学院专门制定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特别推荐评审暂行办法》,对从事国防和国家安全领域工作的涉密候选人进行特别推荐和评审,并增加了 5 个特别名额予以支持,今年共有 5 位候选人通过特别推荐机制当选。同时,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继续加强对新兴和交叉学科的支持,今年又有多名与新兴和交叉学科研究相关的候选人当选,其中有 4 名候选人通过新兴和交叉学科推荐评审机制当选。
经过全体院士投票选举,2019 年共产生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 名。新当选外籍院士共来自 12 个国家,其中美国 8 人,法国 2 人,澳大利亚、奥地利、巴基斯坦、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荷兰、加拿大、瑞典、意大利、英国各 1 人;哈萨克斯坦、意大利 2 国首次有科学家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在 20 名中科院外籍院士中,有 5 位来自 " 一带一路 " 沿线国家的候选人当选。
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2013 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进完善院士制度。2014 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分别进行了章程修订内容最多、调整力度最大的一次院士制度改革,将原来的 100 多个推荐渠道收紧,仅保留了由 " 院士和有关学术团体 " 两个渠道推荐,并通过评选机制、退出机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使院士称号回归 " 学术性、荣誉性 " 的本质定位。
2019 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