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天罡(纲)是隋末唐初的一个传怪杰物,后人把他演绎成通晓阴阳、能断古今的神仙一流的人物。但袁天罡这么个名流,在史书当中仅有简单先容,内容分崩离析不成体系。加上野史和时人条记记载,只是多了一些袁天罡的轶事听说,史料代价仍旧很低。
(袁天罡)
【正史当中的袁天罡】
《旧唐书》和《新唐书》当中有袁天罡的传记,都是1000字左右,这对于一个不外是六七品官的唐代人物来说非常重笔墨的形貌了。但细致推敲,告急内容都是袁天罡给人看相的效果,真正一生记载内容少少。
袁天罡,蜀中成都人,隋朝曾任资官县令(现四川荣县或威远县),唐代武德年间任火井县令(现四川邛崃县),贞观八年被李世民召见入朝,当年四月亡。
没了,就这么多,故事讲完了,除了袁天罡给别人算命的事变,正史当中没有别的内容了。
好吧,《新唐书》中还记载了袁天罡的一些著作,《相书》七卷,与李淳风合著的《太白会运逆兆通代记图》。另一部正史《资治通鉴》当中对袁天罡一个字也没有记载。
这回正史当中真的没有别的内容了,袁天罡在汗青上就这么个地位。
正史中其他笔墨倒是记载了不少袁天罡给人看相的记载,包罗杜淹、王珪、韦挺、窦轨、岑文本、刘仁轨、马周、张行成等初唐名流,都应验了。
最闻名的肯定是给武则天看相,“必若是女,实不可窥测,后当为天下之主矣!”
这些内容真伪难辨,此中给杜淹看相是有旁证的,杜淹是初唐名相杜如晦的叔叔,在贞观年间曾任过宰相,《全唐诗话》中有杜淹一首《召拜御史大夫赠袁天纲》,至少说明杜淹和袁天罡有私人来往。
末了就是袁天罡给他自己算命,高士廉问袁天罡你能当多大的官,袁天罡说我本年四月寿尽。果然云云。
李世民拿他与西汉隐居在蜀中的闻名道人严君平比力,袁天罡很会语言:“彼不逢时,臣固胜之。”(《新唐书》),意思是说严君平和他本领谁大谁小不告急,关键你李世民是明君,严君一生不逢时没遇到你。
按以上正史记载,袁天罡60岁左右才出仕,隋、唐两朝各当过一段时间的县令。贞观八年被李世民征召入朝,回蜀中后同年四月亡,在长安最多也就呆了3个月,这不是折腾么?快90岁的人了,有这本领,何必拍李世民马屁。而且,要不是从蜀中折腾到长安,又从长安折腾回蜀中,没准还能多活几年。
(袁天罡见到的武则天还是个婴儿)
【野史和时人条记】
正史当中没有,就找找野史大概是这个时段前后的条记,《清静广记》有一些袁天罡的记载,但此书并非正史,又是宋代编撰,仅供参考。
书中说,袁天罡也是官宦人家后人,但到袁天罡时期就衰落了,袁天罡“少孤贫”,喜欢道术,夺目相术。其他又是大量给人看相的轶事,仍旧没有什么有代价的东西。
武则天时期闻名奸相李义府曾在蜀中寓居,袁天罡见了之后说你能位极人臣,但寿命不长。又把自己的儿子托付给李义府,说我儿子能当七品官,你帮助提携一下。李义府答应了,又问自己寿命多少,袁天罡说只能看到52岁。厥后李义府果然云云。
这个故事时间、所在、人物等要素大抵与史实靠近,当年李义府20岁之前随祖父在蜀中,贞观八年才入朝为官。
但是,袁天罡的儿子袁客师厥后只是个八品的廪牺署令,不是七品官,袁天罡给自己儿子算错了,除非是死后追赠;而且,袁天罡托付儿子完全没须要找李义府,马周贞观五年就发达了,比李义府早了很多多少年。大概找杜淹的京兆杜家,杜家但是长安望族,名流辈出,安排个七八品官还是很轻易的。
尚有个故事,陕州刺史王某给女儿找夫婿,把部下官吏都聚集在一起让袁天罡帮着挑。效果袁天罡说,这里没有贵婿,只有一个姓姚的果毅,他儿子是贵子,可以嫁。按书上说,当时这个姚果毅的儿子23岁,喜欢射猎、不读书,四周人都说袁天罡看走眼了。效果这个姚果毅的儿子是姚崇,开元时期名相。
但这个故事显着时间不对,姚崇23岁的时间已经是唐高宗李治后期,袁天罡已经亡去40年了;假如把故事提前50年,说是袁天纲在世的时间还差不多,姚崇的父亲当时32岁,折冲都尉辞官不做,百口在陕州一带隐居,是陕郡姚氏发迹之祖。
雷同的故事尚有武则天到李隆基时期三次为相的李峤,这人面相复杂,其他人都看禁绝,只有袁天罡看准了。但是,李峤出生的时间袁天罡已亡去10年,不大概有机遇给李峤看相。
所以,《清静广记》只是条记小说,委曲算是野史,对袁天罡的记载根本上没有史料代价,就当故事听吧。
【袁天罡的子女】
袁天罡的儿子叫袁客师,听说得到了真传,在唐高宗时期任太常寺下属廪牺署令,一个正八品下的小官,“掌捐躯粢盛之事”,就是祭祀时管牛羊、农具的小官。
《新唐书》中记载了袁客师的两个故事,第一个是唐高宗李治把一只老鼠放到盒子里,让各人猜是什么。其他人都说是老鼠,只有袁客师说“强实鼠,然入则一,出则四”。打开一看,那只老鼠生了三只小老鼠,果然是入一出四;
尚有一次袁客师一行人要坐船渡江,袁客师到了船边退了返来,告诉身边人说船上的人鼻子里出的气都是黑的,不能坐这条船。过了一会,有个跛脚人背着东西上船了,袁客师就说有贵人,我们可以乘这条船,果然到江中起风险些翻船。
这个跛脚人是娄师德,武则天时闻名宰相。娄师德按正史记载,身高八尺,中年投笔从戎,在军中三十年,是武则天时期少有的浑身而退的高官,果然是有气运的贵人。
《清静广记》中有个关于袁天罡女儿的故事,她没闻名字,被称为袁大娘。故事很老套,穷书生遇到了袁大娘,袁大娘给他一副药,让他只给贵人看病。果然有贵人找穷书生给女儿看病,于是穷书生美人、财产两得。
这个故事就显着不靠谱,是古代那些想升官发财的穷书生们意淫出来的故事,假托袁天罡后人。假如放在今世,和境外富商太太重金求子的故事差不多。
【袁天罡、李淳风,《推背图》】
袁天罡比李淳风大55岁,倒是都可以算是道门中人。但根据两边履历,传说中袁天罡是李淳风老师一说没有充足的证据,两边只是贞观八年一起在长安呆了几个月。当时李淳风在太史局只是个低级文官,刚刚由于制造浑天仪从从九品将仕郎升为从八品的承务郎。袁天罡在朝中是没有职位的,说是共究竟际上都有些委曲。
李淳风从小入山修道,自己的父亲也教授了他许多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但李淳风应该是在太行山南陀山修业,与袁天罡所在的蜀中相隔数千里,之前并无二人晤面的记载。
传说中袁天罡与李淳风共同编撰了《晋书》当中的天文、律历、五行等内容。但唐初《晋书》编撰始于贞观十八年,竣事于贞观二十年,袁天罡当时已经死去十来年了,应当是李淳风一人所为。
(李淳风)
《新唐书》上说二人合著了《太白会运逆兆通代记图》,其图已失传,这也是后人把《推背图》放在李、袁二人身上的唯一依据。
“推背图”三字最早出现在敦煌残卷当中的《大云经疏》,“《推背啚》曰:‘大蓄八月,圣明运翔止戈昌,女主立正起唐唐,佞人来朝龙来防,划清四海,整齐八方’”。没有看图识字的意思,更没有袁、李二人加入此中,这句话也不在任何一版流传的《推背图》当中,专家研究是武则天为了篡唐称帝制造的舆论氛围。因此,敦煌残卷中的《推背图》非子女流传的《推背图》。
《推背图》绝对是中国古代炒作的经典案例,《推背图》把袁天罡和李淳风声望推到了极点,袁李二人的名声又动员了《推背图》耐久不衰。
痛惜的是,《推背图》的原作者到底是谁无人知晓,他要是知道《推背图》能火上一千多年,是否悔恨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
当年隋末中原大乱,有个羽士找到王世充,说能解图谶,“乃上《孔子闭房记》,画作丈夫持一竿以驱羊。释云:‘隋,杨姓也。干一者,王字也。王居羊后,明相国代隋为帝也。’”王世充听了大悦,又是封官又是赏赐,刚强了他自主为帝的刻意。
所以现在专家研究,以为《推背图》是唐末五代出现的,这种天下大乱的时间最轻易出这种妖妖怪怪。隋末打着孔子的旗帜,唐末就打着李淳风、袁天罡的旗帜,再以后可以是刘伯温,都是一个套路。
痛惜这个版本的《推背图》也失传了,流传比力广的是明末清初金圣叹点评的《推背图》,还是浊世。
(《推背图》)
清代关于易学的著作《命理约言》中,把袁天罡奉为禄命之学的一代宗师。这门学问始于战国珞辂子,之后是汉代严君平、三国管辂、晋郭璞、北齐魏定,到了唐代就是袁天罡、僧一行、李泌、李虚中等人了,再北宋陈抟、徐子平、徐大升等人集大成。
现在?都失传了,只剩下骗子了。
用数学和工程的头脑方式去解读汗青,妄图以古喻今。理工男读汗青,接待关注和讨论。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6700525243020083716/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