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记者陈凌燕 王虹
15年前,中国姑娘李婷、孙甜甜搭档,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一举拿下女子网球双打冠军,不仅爆出那一届奥运会的大冷门,也让两个人的名字在一夜之间家喻户晓。更重要的是,从那时起,网球,开始吸引更多中国人的关注。

奥运会上爆冷夺金
拿下中国网球的第一块奥运会金牌,这样的成绩足以载入史册。
回顾起这一巅峰时刻,李婷很平静地笑了:“啊,这是过去的事情了嘛。”她很理性的剖析说,当时拿到冠军,是以平时努力为基础,再加上一些运气来加持。“在国家队,在我们那代运动员里,我给人的感觉就是能吃苦、肯拼。”她说,在奥运赛场上,当时大家对网球并没有什么太高的要求,从而让她和孙甜甜能轻松上阵,在心态上反而占了优势,“努力是必须的,但要拿到冠军,还需要很多偶然条件,包括运气。很幸运,我们最后拿到了这块金牌。”
20年前,很多中国人对网球这项运动还比较陌生。“包括我,小时候开始练网球之前,也不太知道网球是什么,只是本能地喜欢挑战,”李婷回忆说,“爸爸鼓励我多尝试,只是不断地提醒:注意安全。”
有爸爸做后盾,李婷的网球之路没有太多的波折,“网球本身有难度,不是那么容易上手,很难让人一见倾心,我第一次练完球回家,也不是很有兴趣。我爸就带我去喝咖啡、吃蛋糕。要知道,那可是在上世纪80年代,20多块钱,简直是奢侈。而我那时天真地想,嗯,每次打完球都有蛋糕吃,也挺好。”虽然后来并没有回回都吃上蛋糕,“但等到真的练起来之后,我发现,我越来越喜欢网球了。”
相对其他运动,练网球难度更大。因为在当时,从设备到教练,从资讯到理念,可以说每个环节都尚在起步阶段。李婷深情地说,“我要特别感谢我爸爸,他为我花2000多块买了台录像机。因为那时候,只有网球的大赛事打到半决赛、决赛了,才会有电视转播。他会把比赛录下来,让我反复看,我就是用这个办法来琢磨技术、提高自己。”李婷坦言,每当在电视上看到冠军选手在国歌声中捧起奖杯时,就特别渴望自己也能站上冠军的奖台,奏响中国国歌。
“甚至我也暗中埋怨过自己,怎么偏偏要选网球,这么难出成绩的项目。”不过她仍坚持了下来,“我天生喜欢做别人没做过的事,喜欢挑战感。”李婷这种不服输的个性,最终成就了她。

网球是终身的挚爱
2007年,李婷因伤退役。此后,她到北京体育大学系统学习,四年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同时继续读研。由于行事低调,圈外人极少听闻她的消息。
“我觉得,人到什么阶段就去做什么事。以前在赛场上,可以张扬;回归到生活中,就好好过普通人的生活。”现在的李婷,除了教1个班的网球专业课,还负责1个毕业班的论文答辩,每天的日程都是满当当的。在李婷看来,“和以前高强度的专业训练相比,每周上七八节课,真的不算什么。”
课堂上,李婷从基础教起,因材施教,倾囊相授,“专业网球需要爆发力、柔韧性、协调性,如何发力,在哪里击球,外行光看热闹是不行的。”相处久了,学生们都很喜欢这位冠军老师,“网络发达了,学生们都知道高高瘦瘦的李老师是奥运冠军,相处反而更容易了。”“有人说我不当职业教练,可惜了,但我不这么看。”李婷说,能拿到冠军的人,毕竟是少数中的少数,而网球的魅力、体育运动的快乐,则能让更多人受益,“我不指望我的学生去拿冠军,我更希望通过我,他们能获得对体能、协调性的提高,对意志力、承受力的磨练,我希望他们能够从网球中学会坚强、担当、责任,将来不管从事什么工作、想完成什么目标,这些正能量能助他们一臂之力。”
除开教学,李婷也会参加一些与网球推广相关的公益活动,“毕竟国家培养了我,我虽然退役了,在推广网球运动尤其是普及青少年方面,我很愿意去贡献一份力量。”也有人问她,你如果有机会重新选择,还会做相同的选择吗?“当然我还会选网球!”她笑了,并强调说,这么选择绝非仅仅因为自己拿到过奥运冠军,“网球教会我直面失败、汲取经验,教会我在困难中激发斗志、重建信心……网球带给我的历练、拓宽提升我的视野,远比金牌多得多。”

想陪女儿一起成长
在接下来的人生规划里,李婷笑称,自己的目标只有一个——家庭。
“所谓相夫教子,回归家庭,哈哈。”她笑称,“现在的生活,就是三点一线,平淡而充实。”除了教学工作,她的重心全都放在家庭上,“我从来不想当女强人。人生应该拼搏的时候,我拼搏过了;人生需要慢下来,认真生活的时候,我也想慢下来,陪着家人一起成长。”
2006年,李婷低调地成为军嫂。这意味着,平时顶半边天的她,在家里要撑起一整片天。女儿出生后,婆婆和妈妈轮流到北京帮忙照顾;等女儿大些了,李婷坚决自己带娃,“我十几岁便离开家,跟爸妈相聚的时间屈指可数。现在能够陪伴孩子的日子,我格外珍惜。”李婷从不主动跟女儿提及自己的冠军身份,“我既不想让她因此产生优越感,也不想让这成为她的压力。”
不过,“冠军妈妈”的身份还是很快就暴露了,“幼儿园开趣味运动会,我一去就被家长们认出来了。”尽管如此,李婷表示不会逼孩子去搞体育,“我会看她自己的意愿,我不强迫她。当她有了选择,我会尽量给她创造条件,让她去学,并且鼓励她去坚持。”得益于自己的成长经历,李婷希望女儿能有一项长期坚持并受益终生的运动项目,她鼓励喜欢跳绳的女儿,“再坚持一下,突破自己!”转眼女儿已经10岁,母女俩每天早上一起出门,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日子在日出与日落间,静静滑过。李婷笑着说,女儿的个性里基本上继承了自己和先生一人一半,“她很细腻的,这一点特别像她爸,不太像我,我总是大大咧咧的。”她说着说着又笑了,并补充说,人的个性是需要经历去塑造的,“等她长大一些,经历多一些了,我想我这种做事要有始有终、要坚持的特点,会对她产生影响。”李婷表示,不断努力是自己的人生信条,不管结果怎么样,“人生啊,每一步努力的付出,都不会白费的。”

冠军档案
李婷,出生于1980年1月5日,湖北武汉人,7岁接触网球,17岁进入国家队,20岁初登冠军奖台。2003年,李婷与孙甜甜搭档翻开网球生涯新的篇章:2003年获得ITF国际女子网球巡回赛六站双打冠军,WTA国际职业巡回赛三站双打冠军;2004年获得雅典奥运会网球女双冠军,为中国网球夺取了第一枚奥运会金牌。2005年,李婷在十运会上卫冕网球女子团体、混双冠军,是湖北省队中唯一获得两金的运动员。